重南宫体育启民间投资
民间投资占整体投资一半以上,2023年以来,民间投资增长面临一定压力。各地出台措施,努力营造良好环境,希望推动民间投资结构持续优化调整
随着稳正资产对墨库图文的最近一笔投资追加完毕,墨库图文正式更名为“深圳市墨库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作为老股东,稳正资产持续追加投资,公司负责人表示,坚定看好墨库集团的未来发展。深创投、深圳市宝安区产业投资引导基金等机构也参与了本轮投资。
在各方投资的加持下,墨库集团稳步发展,目前已是中国领先的喷墨墨水和数码应用方案供应商,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并上榜2023全球油墨企业排名。同时,墨库集团连续三年蝉联爱普生年度优秀战略合作伙伴奖,凭借技术实力和高质量产品获得业内广泛认可南宫体育。
民间投资在帮助企业成长以及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不可磨灭的作用。国家也在大力扶持民间资本投资。近期,从《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公开发布,到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内部设立民营经济发展局,再到“民间投资问题反映专栏”上线,一揽子硬核举措精准发力,寄望助力民间投资向好。
近期,民间投资数据一直低位徘徊。2023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503036亿元,比上年增长3.0%(按可比口径计算),增速比1月-11月加快0.1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长6.5%,增速加快0.2个百分点;基础设施投资(不含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5.9%,增速加快0.1个百分点。2023年,民间固定资产投资253544亿元,比上年下降0.4%,降幅比1月-11月收窄0.1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占比从2022年的54.2%下降为2023年的50.4%。近五年,民间投资占比平均每年下降1个百分点。因此,民间投资成为全国投资增长缓慢的主要因素。
《财经》采访的多位专家表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系列政策出台后,民间资本信心有所提振,“如果后续政策落实细处,民企活力将进一步启动”。
为进一步促进民间投资,地方政府近期一系列政策举措密集落地:2023年,浙江出台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32条措施,明确该省“4+1”专项基金投向民间投资项目比重不低于70%;北京去年9月初向民间资本公开推介57个重点项目;重庆近日从细化明确支持民间投资参与的行业领域、支持民间投资盘活存量资产等方面提出27项措施;广州聚焦解决民间投资面临的实际困难和突出问题,制定21条政策措施,鼓励民间投资参与重点领域建设,强化民间投资的融资支持。
国家发展改革委固定资产投资司司长罗国三曾在国家发改委举行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自2012年设立民间投资统计指标以来,民间投资占整体投资的比重始终超过一半。但是,2022年以来,民间投资增长面临较大困难和下行压力。2022年民间投资增长0.9%,占整体投资的比重为54.2%。2023年上半年,民间投资增速和占整体投资的比重都有所下降。
作为固定资产投资的主力军,民间投资是稳增长、稳就业,推动经济转型的重要力量。但近几年民间投资已经出现了低迷倾向。国民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王小鲁指出,民间投资停滞,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是符合市场规律的正常调整,另一方面民营企业对形成公平竞争的营商环境还有不少疑虑,对前景信心不足,不敢贸然投资。
《财经》调研了解到,2023年以来,民间投资情况普遍低迷。稳正资产负责人陈义枫告诉《财经》,“2023年,多数企业业绩出现下滑。股票市场的估值中枢下降,投资退出收益受到影响。一些上半年锁定期满解禁的标的,预期赚5倍的,结果少了2倍。整体来说,如果卖出,则收益低;如果不卖,则投资退出不畅。不过,投资机构注重长周期投资价值,所以更关心未来五到十年的投资趋势。”
青域基金管理合伙人牟颖告诉《财经》,2023年以来创投市场遭遇降温。愿意做长期配置的市场化资金占比下降,国资反而成了募资的重要来源。“当前民间投资增速放缓,背后反映出的正是市场的观望情绪。”在牟颖看来,过去几十年,各投资机构和市场主体一直在努力融入全球化的产业链。而在当前的国际经济形势下,市场出现了逆全球化趋势。这与过去产业快速发展时建立的投资习惯相悖,大家还没有调整过来。“不知道未来的方向在哪里,民间投资增速自然降下来了。”
陈义枫告诉《财经》,从2015年开始,大致三年一个投资小周期。2015年到2018年是下行周期,2019年到2021年是上行周期,2022年至今又开始了下行。目前或许是从底部向上复苏的转折点。
从2015年至今,每个新周期的“底”都比上个周期低,“顶”也不如前周期高,“趋势向下是更悲观的”。陈义枫说,周期是好事,也是给投资机构创造买入机会,但下行趋势使得未来预期变差,会给民间投资带来不小挑战。但从长周期看并不悲观。建议“投资机构应重点把握结构性机会,努力穿越周期、对冲趋势”。
陈义枫介绍,稳正资产目前的策略是寻找“三超”赛道:超高,每年能达到20%预期复合增长率的板块;超宽,万亿元以上的产业规模;超长,有十年以上的可持续发展领域,用以抵消宏观趋势向下的风险。稳正资产聚焦的新能源、医疗健康、智能化领域,就存在诸多这样的“三超”板块。
牟颖表示,在产业链上有一个“牛鞭效应”,即客户端发出的“需求萎缩”传导到产业链前端时,已经被放大了无数倍。创投圈经常说要相信“相信的力量”,现在本质上就是缺乏“相信的力量”。
也有部分行业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态势。佛山一个著名制造企业供应链经理李华告诉《财经》,2023年以来,公司财务情况持续向好,近段时间以来企业订单数量同比增长良好,企业正加班加点生产,公司仍在持续扩张产能,因为市场需求在变化,但市场还在,产能和市场需求匹配才是有效产能。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3年基础设施投资(不含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5.9%,其中,水利管理业投资同比增长5.2%,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同比减少0.8%,道路运输业投资同比减少0.7%,铁路运输业投资增长25.2%。
民间投资增速下降主要是被房地产拖累。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10913亿元,比上年下降9.6%;房屋新开工面积95376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0.4%;房屋竣工面积9983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7.0%。
从数据来看,2023年1月-12月,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房地产开发投资、房企到位资金等指标累计降幅较1月-11月继续扩大,其中,商品房销售面积创2012年以来新低,销售额创2016年以来新低,开发投资规模创下2017年以来新低。
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钟正生等认为,房地产投资回落是民间投资下滑的主要原因。2022年以来,中国房地产市场出现深度调整,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累计同比增速由2022年初的3.7%一路下滑至11月的-9.8%,且尚未出现见底迹象。根据计算,房地产业投资在民间第三产业投资中的占比超过60%。因此,民间第三产业投资增速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民间房地产开发投资(或民营房企)状况。民间第三产业投资增速持续下滑至负区间,与民间第二产业投资情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明房地产开发投资的萎缩是拖累民间投资的主要因素。
2023年10月18日,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盛来运在前三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中国房地产从2003年住房商品化改革开始,到2020年,将近20年时间,房地产持续保持高增长。其间房地产投资年均增长19.9%,商品房销售面积年均增长10.8%,商品房销售金额年均增长20.3%。
“有一些学者说,中国房地产用了不到20年的时间实现高速发展,走过了一些发达国家上百年的历程。所以,房地产持续高速扩张,为那个时期的中国经济保持高速增长和中高速增长作出了重要贡献。”盛来运指出,房地产也像其他产业一样,不可能持续保持高增长,到了一定阶段以后,出现这种调整是很正常的,而且这种调整有利于淘汰落后产能,有利于结构优化,有利于房地产业高质量发展。
信心不足是影响民间投资的一大因素。陈义枫说,“从主观层面看,外资出于产业链安全性考虑的撤离导致了‘脱钩’和‘逆全球化’趋势,而‘脱钩’和‘逆全球化’主要冲击民营企业。另一主观因素是民营企业家缺乏安全感,不敢投资。这些因素都导致民间投资信心不足。”
邮储银行研究员娄飞鹏指出,民间投资增长缓慢的背后是民营经济主体预期不佳,加上民营企业中外向型出口企业较多,外需不景气也是导致民间投资增长缓慢的重要原因。
此前,《财经》曾就民营企业发展做过为期半年的调研,调研的数十家企业多数反馈民企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但融资问题不仅是金融系统的问题。也有不少民企指出,破除民企发展行业障碍、打破服务行业垄断才是民企健康发展的关键。
《财经》记者分别询问了电饭煲、阀门、工业软件、智慧能源等领域的民营企业,但均婉拒了有关民间投资情况的采访。
2023年以来,《财经》记者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地调研了解到,民营企业最根本的还是渴望营造一个良好、公平、稳定、安全的营商环境,让企业有稳定的预期、有安全感,企业才敢投资、敢大胆创新。
比如,民营企业最为关心的首先是法治环境;其次是对政策稳定性的期待,避免对企业经营造成重大影响;渴望公平、平等对待民营企业,给民企提供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此外,由于民营企业经常与政府合作,各地政府都在大力度招商引资,合作中,政府守信至关重要。最后则是对良好舆论环境以及对民营企业态度稳定的渴求。
华泰资产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王军向《财经》记者表示,提振民企信心短期来看需要强有力的政策供给,但长期来看则需要系列的深入改革举措,为民营企业提供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和市场准入。事实上,很多民营企业并不渴望政策等方面的优待,最渴望的是公平对待。相比于税收等优惠政策,给民营企业提供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才是最重要的。
《财经》记者观察到,为促进民间投资尽快迎来拐点,主管部门陆续打出政策组合拳。
2023年7月19日,被称为“民营经济31条”的《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下称“民营经济31条”)发布,希望激活民营经济“一池春水”。
2023年7月24日,国家发改委投资司副司长韩志峰在介绍促进民间投资有关情况专题发布会上指出,针对民间投资面临的不敢投、不会投、不能投等问题,发改委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抓好抓实促进民间投资工作努力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的通知》(下称“民间投资17条”)提出了相应的政策措施。例如,针对投资方向不明问题,明确一批鼓励民间投资参与的重点细分行业,全面梳理吸引民间资本参与的项目清单,加大项目推介力度,鼓励民间投资积极参与;针对要素获取困难问题,将建立全国重点民间投资项目库,引导有关方面加大融资支持和要素保障;针对存在准入门槛问题,将搭建民间投资问题反映和解决渠道,努力从制度和法律上把对国企民企平等对待的要求落下来。
业内人士认为,“民间投资17条”从明确工作目标、聚焦重点领域、健全保障机制等四方面提出17项工作措施,被看作是落实“民营经济31条”的首个针对性政策支持文件。
其中提出的建立全国重点民间投资项目库等已经落实。2023年9月6日,“民间投资问题反映专栏”在全国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上线。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产业经济研究室主任魏琪嘉说,此举畅通了民间投资问题反映渠道,实现了民间投资问题“收集-办理-反馈”闭环运行南宫体育,可以促进政策措施的完善和制度体系的健全,营造良好的民间投资政策环境。
多位受访专家认为,密集出台的促进民间投资政策还是比较“实”的。对于民营经济面临的一些突出矛盾,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方向和举措。
以“民间投资17条”为例,清华大学中国发展规划研究院副院长、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杨永恒告诉《财经》,第一,要求从国家重大工程、补短板项目中,选取投资回报机制明确投资、收益水平较好的项目向民间资本推介,实际上是向民营企业释放了巨大的优质市场空间;第二,提出建立“重点民间投资项目库”,入库遴选有严格标准,某个项目能入库本身南宫体育就说明它符合国家发展方向,缩小了民间资本的项目搜寻成本;第三,政府有关部门向金融机构推荐重点民间投资项目库项目,实际上也为项目融资提供了信用支撑。“不仅是融资支撑,对于重点民间投资项目库的项目,也将纳入重大项目用地保障机制予以支持。”
娄飞鹏认为,“民间投资17条”中给出“交通”“水利”“清洁能源”“新基建”
“先进制造业”“现代设施农业”六大领域重点支持民间资本参与,这在某种程度上,也给有投资能力,但持观望态度的民间资本,指出了未来市场的重点发展方向,“预计后续会起到较好的政策效果”。
与此同时,市场也有声音表示,当前民间投资已对刺激政策出现“免疫”,仅靠政策密集出台,难以调动民间投资规模自发向上。因此,民间投资支持政策的落实和执行效果成为关键,如何保证政策在实施中“不走形”?
除了一味激励,“民间投资17条”也提出了一些具体举措,压实政府责任,为民间投资营造良好环境。杨永恒举例,比如建立民间投资问题反映专栏,开通渠道听取民营企业呼声;建立民间投资工作调度评估机制,压实各级部门的工作责任;对民间投资所遇共性问题,提请有关部门研究提出具体措施,从制度和法律上落实国企民企平等对待的要求……“好政策关键在落实,明确了政策方向,压实了工作责任,民间投资一定能出效果。”
2023年9月4日,作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专门工作机构,国家发展改革委内部设立民营经济发展局,加强相关领域政策统筹协调,推动各项重大举措早落地、见实效。
民营经济发展局的主要职责是:跟踪了解和分析研判民营经济发展状况,统筹协调、组织拟订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拟订促进民间投资发展政策。建立与民营企业的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协调解决民营经济发展重大问题,协调支持民营经济提升国际竞争力。
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盘和林告诉《财经》,民营经济发展局的设立向外界传递了中央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信号。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原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杨伟民也向《财经》表示南宫体育,扭转民营企业的弱预期、提振民营经济信心需要短期的政策支持,更需要长期的理论供给、制度供给、政策供给,这才是关键。而这涉及进一步完善产权制度,增强政策的稳定性、连续性、一致性,破除民营经济在准入领域的隐性壁垒,完善政商法治化沟通机制等等,推进一系列相关改革。
在陈义枫看来,在规范的基础上,对私募基金规模适当放松限制。“可以监管资本市场的规范性、合法性,但不用在特定规模上设限制,如果规模小的基金就不让干,反而会限制投资发展,对行业也会造成一定不利。”
此外,杨永恒补充,还要给地方各级官员传递清晰的信号,让他们明白如何专业地与民营企业家打交道、建立起亲清政商关系。“而不是一谈起民营企业,就不敢打交道,事实上形成对民企的不公平或者歧视,而是要坦荡真诚地同民营企业家接触交往,主动作为、靠前服务,同时也要培育全社会尊重民营企业、尊重民营企业家创新精神的良好舆论氛围。”
在牟颖看来,尽管当前民间投资市场遭遇“冰点”,但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良性的市场出清。充分竞争后没有差异化和竞争力的团队退出,民间投资市场就会开始回暖。“现在的市场有点像‘船大难掉头’,但既然船已经开始减速了,掉头工作已开始,最终还是会掉过头来。”
2024年,市场各界寄望,已经出台的鼓励民间投资的政策落实好,用市场办法、改革举措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增强民营企业长期投资的信心。